千秋偉業
百年風華
凝視一枚印章
就是重溫一段黨史
感悟一種力量
賡續一種精神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喜迎建國72周年,9月26日,由昌平區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昌平區委黨史辦、昌平區文學藝術屆聯合會、小湯山鎮政府主辦的迎國慶“紅色昌平 百年印記”篆刻藝術作品巡展在北京御筆坊文化園開幕。展覽由昌平區文化館、軍都印社、北京御筆坊承辦,用篆刻藝術講述百年黨史,用生動實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本次展覽持續至10月8日結束。
昌平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鳳英,小湯山鎮宣傳委員王艷芬,原區文化委主任、書法家楊富志,昌平區文化館館長周浩,軍都印社社長、書法家蔡利國,昌平區校外教育協會會長聶玉峰,御筆坊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好奎、總經理劉建鵬,小湯山鎮各村、社區書記、副書記及大東流小學師生參加開幕式。
據劉建鵬介紹,此次展出篆刻作品125枚、印屏題簽120幅,由昌平書協、美協、軍都印社的藝術家們提供。展覽分為星火初燃、風雨多經、抗戰煙云、紅旗漫舞、宏圖初展、改革新程、時代華章七部分。展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昌平地方黨組織領導人民群眾投身革命、建設、改革及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偉大實踐,每一枚印章、每一幅書法作品都詮釋著家鄉昌平的紅色足跡,同時也激勵著廣大群眾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前行的意志。
王艷芬致辭
“篆刻作為中國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能在方寸之間給人極高的審美感受。昌平的藝術家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刻刀和筆謳歌著中國共產黨的卓越貢獻和偉大成就,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王艷芬在致辭中表示。
劉好奎致辭
“軍都印社成立七年多,匯聚了一大批國家級、北京市級高水平的篆刻、書法藝術家,成為昌平文化藝術戰線上一支強勁的力量,這次又創作了一批高質量的篆刻藝術作品,向建國72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劉好奎先生代表御筆坊全體員工為活動順利開展,表示衷心的祝賀。
“在學習篆刻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繁體字,感覺很有成就感”“兩年的篆刻學習,讓我變得更加有耐心了,還可以給自己畫的國畫蓋章了”“有一次,在篆刻的過程中,我的手受傷了,但是我仍然喜愛篆刻,”大東流中心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王瑞萱、王鑫雨、張宇軒一邊參觀一邊興高采烈地說。
“退休以后,我學習了兩年國畫,看到社區發了活動通知我就趕過來了,”冒雨前來參觀的金湯社區居民柴阿姨說,“這些作品記錄著昌平的革命建設改革歷程,詮釋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樸素真理。”
迎國慶“紅色昌平 百年印記”篆刻藝術作品展覽在“中國溫泉之鄉”小湯山的展出,是文化藝術、旅游休閑和黨史宣教完美的融合。溫故可以知新,通過觀看展覽,廣大黨員、群眾能更好地把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汲取繼續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大家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上了一堂生動的昌平黨史實踐課!
這篇文章好看嗎?
是 否
已有 人覺得挺不錯!